二手交易平台挪用客戶貨款,會構成什麼犯罪?

近年來,越來越多人透過二手平台進行買賣,但你知道嗎?平台如果挪用了原本應該給賣家的貨款,可能不只是誠信問題,而是觸法!
根據我國法律,平台若擅自占用或處分買家支付、原應撥付給賣家的貨款,有可能構成「侵占罪」或「背信罪」。
尤其若平台明知無法交付貨款,卻仍繼續收取買家款項,甚至有可能觸及詐欺。
這不只是單純的民事糾紛,一旦涉及刑責,平台負責人可能要負上法律責任!
但若遇到平台疑似挪用貨款時,該怎麼追溯?
可以蒐集證據-保留交易紀錄(訂單截圖、付款憑證)、對話內容與平台承諾的簽約書等
或是向消保會、公平會進行申訴,甚至若直接判斷為惡意挪用或金額重大可做報警提告的動作,提出侵占罪、背信罪或詐欺罪的刑事告訴,同時保留民事途徑請求返還款項。
消費者與賣家都該有基本的法律認知,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。
法律不會缺席,重點是你要站出來!
如果你也曾遇過類似情況,歡迎留言或私訊,一起討回公道。